一、單相瓊脂擴散試驗
原理
一種定量試驗,將一定量的抗體混合于瓊脂內(nèi),傾注于玻片上,凝固后,在瓊脂層上打孔,再將抗原加入孔中,使其向四周擴散。抗原抗體復合物形成的沉淀環(huán)直徑與抗原的濃度成正比。如事先用不同濃度的標準抗原制成標準曲線,則未知標本中的抗原含量即可從標準曲線中求出。本試驗主要用于檢查標本中各種免疫球蛋白和血清IgG含量。
材料
1.抗體:羊抗人IgG單價抗血清。
2.抗原:待檢血清。
3.3%生理鹽水瓊脂、生理鹽水、載玻片、直徑3mm打孔器、小三角燒瓶、毛細滴管、濕盒。
方法
1、制備含抗體的瓊脂板
取羊抗人IgG單價抗血清一瓶(效價1:80),量取0.3ml于一小三角燒瓶中,加生理鹽水11.7ml(40倍稀釋混勻,置56℃水浴中恒溫2~3分鐘)。
取3%生理鹽水瓊脂一管,隔水加熱使溶,然后置56℃水浴中,待瓊脂溫度降至56℃時,立即加入等量1:40稀釋抗血清,迅速輕輕混勻,勿使產(chǎn)生氣泡,迅速傾入載玻片上,每片3.5ml,待凝固后打孔。如下圖所示。
2、稀釋待檢血清
將待檢血清用生理鹽水作40倍稀釋,
3、打孔、加樣
每份檢樣加兩孔,加滿(但不要溢出),加樣時毛細滴管不要劃破瓊脂。
4、溫育
將瓊脂板置搪瓷盒,墊濕紗布或海綿以防干燥,37℃恒溫箱24h。
結(jié)果觀察與分析
測量并求出每份檢樣兩孔的沉淀環(huán)平均直徑,按照標準曲線求出IgG含量。
標準抗原濃度(mg/100ml)
標準曲線圖
二、雙向瓊脂擴散試驗
原理
常用于定性檢測,也可用于半定量檢測。將抗原與抗體分別加入瓊脂凝膠板上相鄰近的小孔內(nèi),讓它們相互向?qū)Ψ綌U散。當兩者在zui適當比例處相遇時,即形成一條清晰的沉淀線。根據(jù)有否出現(xiàn)沉淀線,可用已知的抗體鑒定未知的抗原,或用已知的抗原鑒定未知的抗體。臨床常用本方法檢查原發(fā)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,作為原發(fā)性肝癌的早期輔助診斷。
甲種胎兒蛋白(α-Fetal protein, AFP),是胎兒組織及體液中的正常組織成份。胎兒在第9周才出現(xiàn)此種蛋白,13~19周達高峰,到21周后逐漸下降,胎兒出生后該蛋白即行消失或含量甚微,普通試驗方法檢查不出,而肝癌病人及個別卵巢癌或睪丸癌病人的血清檢出有此種蛋白。
材料
1.抗AFP血清、已知肝癌病人AFP陽性血清、待檢病人血清。
2.1.2%瓊脂(用生理鹽水配成)。
3.載玻片、毛細吸管、濕盒。
方法
1.制備瓊脂玻片 將已知加熱溶化的1.2%瓊脂3.5ml,迅速傾入載玻片上。
2.打孔 待凝固后用打孔器按下圖樣打孔。(孔徑3mm,孔距4mm)
2、3、5孔待檢血清為AFP陽性
3.加樣
以上方孔為第1孔,按順時針方向分別稱為2、3、4、5和6孔,中央孔為7孔。7孔加入抗AFP血清,1、4孔加入已知AFP陽性血清(或AFP),作為陽性對照孔;6孔加入已知AFP陰性血清,作為陰性對照孔,其余2、3、5孔為試驗孔,加入待檢血清。
4.溫育 置濕盒室溫或37℃溫育12-24 h。
結(jié)果觀察
1、4孔與7孔間應出現(xiàn)白色沉淀線(如上左圖1與7,4與7),6與7孔間應不出現(xiàn)白色沉淀線。若2、3、5孔與7孔間出現(xiàn)白色沉淀線而且與陽性對照沉淀線吻合者如圖中2、3、5與1、4孔間,即為實驗陽性,表明待檢血清中含有AFP(即AFP陽性)。如出現(xiàn)與陽性對照相連接,且呈槍刺狀如上右圖中4與5孔間,說明二者間有共同抗原成分;如出現(xiàn)成交叉的沉淀線如上右圖3與4,則是非特異性沉淀反應,為假陽性反應,乃判為實驗陰性,表明待檢血清為AFP陰性。
三、 對流免疫電泳
原理 在一定條件下,膠體顆粒是帶有電荷的,這些帶電膠體顆粒在電的影響下發(fā)生移動。如膠體顆粒帶負電,則移向陽極;反之,移向陰極。這種現(xiàn)象稱為電泳。
對流免疫電泳是將病人血清(待檢抗原)放在瓊脂板陰孔內(nèi),已知抗血清(含有已知抗體)放于陽孔內(nèi),在堿性環(huán)境條件下同時進行電泳,抗原由陰極向陽極移動快,而抗體系丙種球蛋白,等電點在pH6~7之間,故帶負電荷少,移動速度慢,由于電滲作用結(jié)果向陰極倒退,于是抗原抗體在電場中相遇,當兩者比例適當時,則特異性抗原抗體互相結(jié)合,便形成肉眼可見的白色沉淀線。
材料
1.1%,PH8.6,0.075M巴比妥緩沖液。
2.抗AFP血清,已知AFP陽性血清,待檢病人血清。
3.玻片、吸管、打孔器、毛細滴管、電泳儀等。
方法
1.將用緩沖液配制好的1.2%瓊脂隔水加熱溶化,趁熱吸取3.5ml加于玻片上,冷凝后打孔,孔直徑3毫米,二孔間距離3毫米。
2.分別從上至下向左列1、3、5孔內(nèi)加入抗AFP血清;向右列2孔內(nèi)加待檢病人血清,4孔內(nèi)加已知AFP陽性血清作為陽性對照,6孔內(nèi)加已知陰性對照血清。各孔加滿為度,勿使外溢,
3.將瓊脂板置于電泳槽內(nèi),抗原端入陰極側(cè),抗體放陽極側(cè),二端貼上浸透電泳緩沖液的4層紗布條。
4.通電,固定電壓5-6伏/厘米長,通電45~60分鐘左右。
結(jié)果觀察
電泳畢,關(guān)閉電源,取出瓊脂板。在黑色背景上方,透過散射光線,首先觀察3與4孔間(陽性對照組)、5與6孔間(陰性對照組)的白色沉淀線是否出現(xiàn);再看試驗孔,如孔間未出現(xiàn)這樣的沉淀線,則該待檢血清為AFP陰性血清。
四、火箭免疫電泳
原理: 火箭免疫電泳是將電泳與單向擴散結(jié)合的一種免疫技術(shù)。將抗體溶入瓊脂后制板,在瓊脂板的一側(cè)打孔,加入待檢樣品及不同濃度的標準抗原。電泳時抗原在含定量抗體的瓊脂中向正極移動,并形成濃度梯度,在適宜的部位形成火箭狀的沉淀峰。沉淀峰的高度與抗原的含量成正比,故可定量測定抗原。
方法:
1、制備瓊脂板
將抗體血清按一定比例與溶化好的1.5%瓊脂在56℃水浴中混勻,迅速澆注成2毫米厚的瓊脂板。
2、打孔
3、加樣:分別加入已知濃度的標準抗原溶液和待測抗原,每孔10微升。
4、電泳:將瓊脂板放入電泳槽,抗原放陰極側(cè),抗體放陽極側(cè),兩端貼上浸透電泳緩沖液的4層紗布條。固定電壓5~6伏/厘米長,通電時間為45~60分鐘左右,觀察結(jié)果。
第四節(jié) 溶血反應和補體結(jié)合試驗
除凝集反應、沉淀反應外,常用的抗原抗體反應還有補體結(jié)合試驗、中和試驗、溶血空斑試驗等。本實驗介紹補體結(jié)合試驗。
實驗目的與原理
了解補體結(jié)合試驗方法及結(jié)果分析。
補體結(jié)合試驗是一種有補體參與,并以綿羊紅細胞及溶血素作為指示系統(tǒng)的抗原抗
體反應。如被檢血中有相應抗體存在,則加入相應抗原與補體后。由于抗原抗體形成復合物,可使補體與之結(jié)合,溶液中即無游離補體存在。但由于這種結(jié)合肉眼不能區(qū)別,故需加入指示系統(tǒng)(綿羊紅細胞及其溶血素)。如補體已為試驗系統(tǒng)抗原抗體復合物所固定,加入指示系統(tǒng)后,因無補體與之結(jié)合,則不發(fā)生溶血(溶血與否、肉眼易于區(qū)別),是為補體結(jié)合試驗陽性,表明抗原與抗體相對應。如出現(xiàn)溶血。為補體結(jié)合試驗陰性。表明試驗系統(tǒng)中抗原與抗體不相應。補體末被固定,加入指示系統(tǒng)后。補體與之結(jié)合。從而發(fā)生溶血反應。
實驗材料
1、抗原:甲型(或乙型)副傷寒桿菌菌液、2%綿羊紅細胞懸液。
2、抗體:甲型(或乙型)副傷寒桿菌診斷血清。溶血素(2個單位/0.25ml)。
3、補體:琢鼠血清(2個實用單位/0.25ml)
4、其它:生理鹽水、小試管、吸管等。
實驗方法:
1、取5只小試管、排于試管架上并注明管號。
2、第1管加生理鹽水0.4m1,再用吸管取已滅活(56℃加溫30分鐘)的抗體血清、lml(或被檢血清)加入*管,吸吹三次使之充分混勻,然后吸出0。25ml放入第2管,兩管中的血清均為1:5稀釋。
3、按下表所示順序進行操作。
實驗結(jié)果
先觀察有無溶血現(xiàn)象,各對照管結(jié)果是否正確。
溶血現(xiàn)象:紅細胞溶解,混濁液變?yōu)榧t色透明液體;不溶血現(xiàn)象:紅細胞未溶解、混濁液不變。
第2、3、4管因缺乏相應待檢抗原抗體復合物,故應*溶血,第5管因僅有羊紅細胞和生理鹽水故不應溶血。以上均為對照管。
第1管不溶血者為補體結(jié)合反應陽性。
實驗五 50%溶血試驗(CH50)測定補體
50%溶血試驗即求得能使50%致敏羊紅細胞發(fā)生溶血的zui小量血清,然后計算出每毫升血清中補體含量。
圖12由溶血素致敏洋紅細胞的溶血程度與腸鼠血清(補體)量增加之間的關(guān)系
以補體量作為橫坐標,溶血百分數(shù)作為縱坐標,可得到一個清晰的“S”形曲線。在50%溶血周圍,線段近似一條直線。因此當補體用量稍有變動,就可對溶血程度發(fā)生很大影響。所以用50%溶血作為終點要比100%溶血更為敏感。
材料及器材
1.巴比妥緩沖液(BB,pH7.4):使用時用蒸餾水1:5稀釋
NaCl:85g 巴比妥:5.75 g 巴比妥鈉:3.75 g Mgcl2:1.017g Cacl2:0.166 g 蒸餾水2000ml,過濾,4℃保存。用時用此液1份加4份蒸餾水,當日配用。
2.2%SRBC懸液:新鮮脫纖維羊血,10倍NS洗3次。前兩次每次2000rpm*5min,zui后一次2500rpm*10min,取羊紅細胞用BB液配成2%SRBC懸液
3.溶血素(2U)、被檢血清(新鮮豚鼠血清)、水平離心機、水浴箱、721型分光光度計、
4、制備50%溶血標準管:取2%SRBC懸液2ml加蒸餾水8ml,SRBC全部溶解,為100%全溶管。取全溶管上清液2.5 ml加BB液2.5 ml,混勻,即為50%溶血標準管。
方法:
1.制備1:20血清 抽取靜脈血于試管中,室溫下靜置,分離血清(2小時內(nèi)),用BB液稀釋為1:20。
2.制備50%溶血標準管
3.補體CH50單位測定:取試管10支,分別編號1、2、3。。。。。10,按下表加樣
⑴按下表加樣:
結(jié)果判斷:
取各管先與50%溶血標準管初步目視比較,選擇與標準管相接近的兩管,用721分光光度計在波長542nm讀T值,求出兩者中更加接近標準管透光率的一管,根據(jù)此管中加入稀釋血清的量,按下式求出總補體值。計算每ml血清中補體活性(U/ml):
注意事項:
1、 待測標本應無溶血、無污染、無乳糜血。實驗器材應清潔。
2、 緩沖液、致敏羊紅細胞均應新鮮配置。
3、 受檢血清必須新鮮,如放置2小時以上,會使補體活性下降。
4、 補體的溶血活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,例羊紅細胞濃度及溶血素的量等。
臨床意義:本法測定補體的正常參考值:50~100 U/ml。在急性炎癥、感染、組織損傷(如風濕熱急性期、結(jié)節(jié)性動脈周圍炎、皮肌炎、傷寒和多發(fā)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)、腫瘤、骨髓瘤等時,常可見補體含量升高,使CH50偏高;低補體血癥多見于與免疫有關(guān)的疾病,系病程中消耗了補體所致,如:急性腎小球腎炎、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、